
丸文這次為媽咪準備的套組有哪些呢?

丸文魚製品,都是精挑細選魚身上最美味最營養的部位! 魚刺雜質幫你清得乾乾淨淨,媽咪料理時不用再沾手,也不用擔心老人家吃到魚刺,用真空包裝密封起來,衛生又安全!

如果不知道可以做什麼料理,丸文小編幫大家想好囉~ 推薦大家幾款非常簡單又好吃的食譜!
丸文這次為媽咪準備的套組有哪些呢?
丸文魚製品,都是精挑細選魚身上最美味最營養的部位! 魚刺雜質幫你清得乾乾淨淨,媽咪料理時不用再沾手,也不用擔心老人家吃到魚刺,用真空包裝密封起來,衛生又安全!
如果不知道可以做什麼料理,丸文小編幫大家想好囉~ 推薦大家幾款非常簡單又好吃的食譜!
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,那便是母親的呼喚。——但 丁
母親節的由來: 希臘向眾神之母致敬
母親節的傳統起源于古希臘。在一月八日這一天,古希臘人向希臘眾神之母瑞亞致敬。到古羅馬時,這些活動的規模就變得更大,慶祝盛況往往持續達三天之久。當然,古時人們對女神的崇拜只不過是一種迷信,它同今天人們對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。
17世紀中葉,母親節流傳到英國,英國人把封齋期的第四個星期天作為母親節。在這一天裡,出門在外的年輕人將回到家中,給他們的母親帶上一些小禮物。
母親節的由來: 記載母愛的傳承
現代意義上的母親節 (MOTHER'S DAY) 起源於美國,由安娜·賈維斯 (Anna Jarvis,1864-1948) 發起。
1876年,美國還在悲悼南北戰爭的死者。安娜·查維斯夫人(Anna Jarvis)在禮拜堂講授美國國殤紀念日的課程,講到戰役中捐軀的英雄故事後,她進行祈禱時說:“但願在某處、某時,會有人創立一個母親節,紀念和讚揚美國與全世界的母親。”
查維斯夫人為她的禮拜堂服務超過25年,當她在72歲逝世時,41 歲的女兒安娜·賈維斯,立志創立一個母親節,來實現母親多年前祈求的心願。安娜先後寫信給許多有名望的人物,要求他們支持設立母親節,以發揚孝道,初時反應冷淡,但她不氣餒,繼續向各界呼籲。
母親節的由來: 獲得支持
1907年5月12日,安德列衛理教堂應安娜之邀為母親們舉行一個禮拜儀式。隔年,此儀式在費城舉行,反應熱烈,終於獲得維州州長的支持,並於1910年宣佈在該州設立母親節。1911年,慶祝母親節的活動已經開展得非常廣泛,不僅席捲美國的每一個州,而且連加拿大、墨西哥和南美的一些國家也都開始慶祝這個節日。
母親節的由來: 官方重視
美國人還把宣傳母親節的傳單用十種不同文字印發到各國去,以便擴大影響。此後幾年中,慶祝母親節運動的熱潮有增無減。1912年,美國專門成立了母親節國際協會。1913年5月,美國眾議院一致通過決議,號召總統以及內閣、參眾兩院和聯邦政府的一切官員一律在母親節佩戴白色石竹花。
母親節的由來: 發揚至全世界
1913年5月10日,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案,由威爾遜總統簽署公告,決定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。這一舉措引起世界各國紛紛仿效,至1948年賈維斯謝世時,已有43個國家設立了母親節。美國政府還規定,母親節這天,家家戶戶都要懸掛國旗,以表示對母親的尊敬。
也許有時候覺得媽媽媽媽妳好嘮叨,管東管西好煩,但是大家都說當了媽之後才會了解母親的辛苦,母親節要到了! 聽完母親節的由來,記得母親節要多體貼媽媽一點~
媽媽煮菜好辛苦! 母親節親自下廚慰勞媽咪的辛苦,新手輕鬆上菜食譜
資料來源:網路
潤餅皮上市場買輕而易舉,簡單又方便;你嘗試過自製潤餅皮嗎?自製潤餅皮新鮮又有趣!私房自製潤餅皮的小訣竅大公開,趕快來學唷~
自製潤餅皮材料1:高筋麵粉 600公克
自製潤餅皮材料2:水 520㏄
自製潤餅皮材料3:鹽 10公克
自製潤餅皮材料4:丸文魚鬆
自製潤餅皮做法1.
將高筋麵粉過篩至大鋼盆中備用。
自製潤餅皮做法2.
將水和鹽加入作法1的鋼盆中,以乾淨的雙手混合至完全吸收成麵糊,繼續攪拌至麵糊黏稠且有彈性,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一晚,再取出退冰備用。
自製潤餅皮做法3.
將大平底鍋開小火燒熱,以沾油的廚房紙巾,在鍋面均勻抹上一層油,再以手抓取適量作法2的黏稠麵糊,以畫圓方式薄薄的抹在燒熱的鍋面上。
自製潤餅皮做法4.
續加熱至餅皮均勻變成白色且邊緣翹起,再從邊緣輕輕挑起整張餅皮,重複上述作法至麵糊用完即可。
學會自製潤餅皮,今年清明節就做來吃吧!另外你知道將好吃的丸文魚鬆包入潤餅中也是非常美味的嗎?準備清明祭品這樣忙碌的事就交給丸文!丸文食品清明節套組超值組合限量優惠中,拜拜必備清明節祭祖首選~快來訂購吧>>
資料/圖片來源:http://www.ytower.com.tw
清明節習俗放風箏的由來源於清朝,兼有「斷鷂放災」的深層含義。跟小編一起來增廣見聞,看看清明節習俗放風箏的由來吧~
清明節習俗,放風箏的由來1:
風箏,古稱「紙鳶」,相傳起源於一千五百多年前侯景之亂。當時梁武帝深陷重圍,一名部下獻策,提議以紙張仿效鷂鷹製成紙鳶,待風起,即可順風縱放,以達友軍。後來此計失敗,紙鳶遭敵軍射落,但紙鳶由此而起。後來有人在紙鳶上加了竹片削成的絲弦,迎風飛舞,發出如箏般的聲音,風箏之名由此而來。
清明節習俗,放風箏的由來2:
暮春三月,天朗氣清,惠風和暢,是戶外冶遊的好時節。自古以來,墓園多位於郊區,到了清朝,便發展出清明掃墓「放風箏」的習俗。潘榮陛的《帝京歲時紀勝》(一七五八)記載:「清明掃墓,……各攜紙鳶線軸,祭掃畢,即於墳前施放較勝。」
清明節習俗,放風箏的由來3:
清明尚有「斷鷂放災」之俗。所謂的「清明放斷鷂」,就是在清明節放風箏之時,人們將所有的災病寫在紙鳶上,待風箏高飛之際,剪斷風箏線,當紙鳶隨風飄逝之時,也象徵著所有的災病都隨風箏一一消逝。
清明節習俗,放風箏的由來4:
每逢清明,人們將各項災禍厄運分別寫在風箏上,,,象徵所有煩惱災難隨風逝去。而農家更希望那些在田畝上空的紙鷂能驅走畦間的惡鳥害蟲,以祈得一季豐收。因此放風箏便成了清明節一項重要的習俗。
趁著清明連假,清明節全家一起去掃完墓之後,帶著家中小朋友去公園綠地放風箏,實際體驗一下清明節習俗,放風箏的由來吧~媽媽當然也要一起去唷,快幫媽媽訂購丸文食品清明節套組,讓媽媽準備祭拜的牲禮不忙碌不操勞一起出門踏青~立即訂購囉~>>
資料來源:
http://www.folk.org.tw/dictionary/page03.htm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flickr.com/photos/enixii/2524757550/sizes/m/in/photostream/
傳統的清明節潤餅吃膩了嗎?今年清明節吃越南春捲換換口味吧~春捲可是越南標誌食品呢!現在小編就傳授大家創意十足的越南春捲食譜吧~
先來初淺地了解越南春捲食譜的越南春捲吧~
春捲之于越南餐有些像餃子之於中餐,幾乎是標誌性食品。在越南,春捲的種類和做法十分多樣,口味更是千變萬化。所以,吃越南菜時點一份越南春捲絕對是不二之選。其中一葉春捲和越南春捲都值得一試。
一起動手做越南春捲食譜囉~
越南春捲食譜材料:
米紙,花生醬,花生末,醬油,順化米粉,薄荷葉,生菜,海鮮醬,蝦
越南春捲食譜做法1.
將米粉用冷水泡一個小時後,鍋內燒熱水,下入米粉煮熟後,再過冷水沖涼備用。
越南春捲食譜做法2.
將蝦解凍,生菜薄荷葉洗好備用。
越南春捲食譜做法3.
鍋內燒熱水,下入蝦略煮熟撈出去頭去皮,去蝦線,最後橫著切2半備用。
越南春捲食譜做法4.
所有材料備好後,盤中放冷水,下入米紙,米紙不要泡太軟,略微有點硬最好,這樣包的時候,能把水吸乾,包的很緊湊。
越南春捲食譜做法5.
米紙攤開,最下麵放生菜葉,隨後放米粉,薄荷葉,略卷緊,最後在收口處放2片蝦即可。
越南春捲食譜做法6.
將海鮮醬,花生醬,花生末混合,加少量醬油做粘料即可。
清明節吃越南春捲換換口味,準備清明祭品也可以換換現代更便利的方式唷,丸文食品清明節套組超值組合限量優惠中,拜拜必備清明節祭祖首選~快來訂購吧>>
資料/圖片來源:
http://www.xinshipu.com
好消息!丸文食品要到大陸參展囉!
這次丸文參加的展覽是──素食博覽會,快來了解展覽訊息吧~
丸文食品在素食博覽會台中館等你來找──時間
4月27日至5月1日期間免費對公衆開放
丸文食品在素食博覽會台中館等你來找──主題
本次素博會以“傳播素食文化,倡導綠色生活”爲主題
丸文食品在素食博覽會台中館等你來找──主旨
隨著經濟的發展和進步,素食文化正成爲21世紀一種嶄新的、時尚的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養生理念,受到公衆認可和追捧。這次在宜興舉辦素博會,是旨在弘揚素食文化,滿足市民群衆對綠色、健康、環保的餐飲消費需求,推動宜興素食文化的創新發展。
丸文食品在素食博覽會台中館等你來找──內容
博覽會展品涉及素食相關食品各行業,展區包括農特産品及深加工産品區、企業主題館、美食街、綠色食品、保健區與台灣名品館,整個展會展位共計260多個,其中台灣客商展位就有200個,占大多數。
丸文食品在素食博覽會台中館等你來找──plus+1加分
除了素食展品外,綠色産品也在展會中頻頻亮相,宜興當地的太華鎮就別出心裁地展示了竹制地板、地毯、窗簾等産品,引來衆多市民問詢。據介紹,這些竹制産品不僅綠色環保,在質量上亦相當可靠,備受歐美、中東國家的青睞,銷往海外的産品數量逐年增加。
丸文食品在素食博覽會台中館等你來找──plus+2加分
在素博會期間,主辦方還邀請了有關專家、教授和文化名人就《有機農業綠色消費素食主義》、《陽羨貢茶與茶文化》、《環保與心保》、《從辯證談藥膳養生法》等主題開展多場文化專場,與素食文化愛好者共話素食文化,共同探討素食新理念,傳播素食新文化。
最後還要跟丸文的朋友們說~
台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也將受邀出席開幕式喔!
在和平鐘聲中祈願:願兩岸和平、中國富强、人民安樂。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hkcd.com.hk/content/2012-04/27/content_2949903.htm(來源: 中國新聞網 ) 編輯: 郭文慧
跟小編一起來了解清明節必吃的潤餅的由來吧!
潤餅的由來1.
唐朝即有立春日吃潤餅的習俗,杜甫詩句:「春日春盤細生菜」。《四時寶鏡》也提到:「立春日,食蘆菔、潤餅、生菜,號春盤」。
潤餅的由來2.
潤餅傳至閩南,一變而為清明節的應景食品。
潤餅的由來3.
據說太平天國時,撚匪作亂,蔓延到閩南泉、漳一帶,由於當時兵荒馬亂,沒有時間準備祭品,於是有人想出辦法,把所有食物捲進麵皮之中,以此祭墓。因而潤餅的由來也跟清明節的應景有相關。
潤餅的由來4.教你做健康窈窕的潤餅食譜
高纖潤餅食譜
潤餅的由來--高纖潤餅材料:
潤餅皮2張,高麗菜150公克,海苔2片,蘆筍4根,紫高麗菜30公克,豌豆苗10公克,花生粉3大匙,美乃滋3大匙,糖1大匙
潤餅的由來--高纖潤餅做法:
1.將花生粉加入糖混合,蘆筍汆燙泡冷水備用。
2.高麗菜、紫高麗菜均切細絲與豌豆苗清洗乾淨,瀝幹備用。
3.攤開潤餅皮,依序加入海苔、花生糖粉、蘆筍、高麗菜絲、紫高麗菜絲、豌豆苗,擠上美乃滋,捲成條狀,食用時切段即可。
每年清明節小編家一起去掃完墓之後,就是家人們聚在一起包潤餅的時光了!清明節除了是慎終追遠的日子,也是家人們相聚的日子~捨不得奶奶媽媽準備祭拜的牲禮忙碌操勞嗎?丸文食品清明節套組超值組合限量優惠中,拜拜必備清明節祭祖首選~快來訂購吧>>
資料來源:
http://www.folk.org.tw/dictionary/page05.htm
http://www.xinshipu.com/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flickr.com/photos/66105838@N07/7814603796/sizes/m/in/photostream/
每到清明節拜拜,媽媽們就忙著準備清明節掃墓祭拜的牲禮準備得手忙腳亂,三牲、五牲、金紙……這些清明節掃墓祭拜的習俗也看得小編頭昏眼亂,中國人清明節掃墓祭拜的習俗究竟有那些禮數呢?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~
清明節掃墓祭拜的習俗1.──祭拜時要準備的東西
祭拜時,在墓前供奉牲禮(三牲或五牲)、刈金、壽金、銀紙、往生錢、燭等、或十二道菜蔬和粿類。
清明節掃墓祭拜的習俗2.──五牲
五牲就是雞一隻、鴨或鵝一隻、豬肉一大塊、魚一尾、豬肝一付或
蛋類等五種供
清明節掃墓祭拜的習俗3.──三牲
三牲是從五牲之中挑出三種祭品
清明節掃墓祭拜的習俗4.──十二道菜蔬
十二道菜蔬,如:韭菜、魷魚、春干、甜菜、甜芋、肉脯、蒿菜,蓮子、棗子、竹筍、豬腸、苜頭
清明節掃墓祭拜的習俗5.──粿類
粿類:紅龜粿、鼠麴粿或草仔粿。過去,還會將紅龜粿、麵粿分給當地的小孩子吃的習俗,稱為「揖墓粿」(又稱乞墓粿、印墓粿),象徵「祖德流芳」。
清明節掃墓祭拜的習俗7.──祭品的意義
麵龜(長壽)、米糕(高昇)、土豆(吃老老)、發粿(發財)、丁仔粿(添丁)、菜頭(好彩頭)、韭菜(長久)。
清明節掃墓祭拜的習俗7.──新墳
若為新墳,則必須供奉五牲,祭品擺好後,點香向后土(墳墓的守護神,即土地公)祭拜,婦人要在新墳前哭號,禮拜完畢,先燒刈金、壽金給后土,再燒銀紙等給祖靈,紙錢燒完後,在紙灰上灑酒(稱為奠酒),最後鳴炮禮成。
清明節掃墓祭拜的習俗8.──吃雞蛋
在收供品離開前,要將雞蛋、鴨蛋在墓碑上打碎,將蛋殼丟在墳上,象徵「脫殼」或「蟬蛻」,表示新陳代謝。
時代在變,清明節掃墓祭拜的習俗也隨著時代變異,丸文食品清明節套組超值組合限量優惠中,拜拜必備清明節祭祖首選,快來選購>>
資料來源:
http://www.365fruit.com/contents/research.php?num=8&go=worship&name=forbid&set=06
圖片來源:
http://0rz.tw/w7IaU
雖然家家戶戶都有清明節掃墓習俗,但是清明節掃墓習俗因各個地區的民情不同,有一點點的不相同,不過儀式都還是有跡可循的~
清明節掃墓習俗一、
民間清明節掃墓可分成兩種儀式,即「掛紙」及「培墓」。
清明節掃墓習俗二、
「培墓」也就是「掃墓」,又叫墓祭、祭掃或上墳,就是修墓與祭拜。
清明節掃墓習俗三、
一般習俗會認為祖先的墳墓和後代子孫的興衰有很大的關連。因此,富有的人家年年「培墓」。
清明節掃墓習俗四、
一般的人家除了吉凶葬的前三年要「培墓」外,其他則視情況而定。
清明節掃墓習俗五、
「培墓」的時間多利用清明節前夕,將墳上的雜草清除,並加以培土整修,如果墓碑上的字體模糊不清,則必須用銀硃重新加以描寫,使其煥然一新。
清明節掃墓習俗六、
祖墳整修完畢後,開始祭拜。
清明節掃墓習俗七、
常新墓要連續培墓三年,而過去一年中有娶媳婦,或生男丁的家庭,一定要培墓,往昔在培墓時都要點「姓氏燈」,燈上以朱筆寫上「子孫興旺、添丁進財」,或「財丁兩旺、富貴雙全」,在墓前燃燭祭祀後,不要熄火,將它小心的放在燈罩內,沿途不可使其熄滅,一到家裡,立刻把燈放在祖先的靈桌前,相傳這種小燈,具有「添丁發財」的含義,如果在回家途中一路不熄,則表示子孫繁茂的吉祥徵兆。
清明節掃墓習俗八、
台灣地區的客家人,掃墓的日期由正月十六日起,一直延續到清明節,其中又以正月十六日掃墓的人最多。這是因為早期的客家移民來台較晚,較富庶的地點都已有人居住,貧瘠的丘陵地又欠缺發展 ,所以客家的子弟大多要出外謀生。舊時的交通不發達,往來不便,所以趁年假返鄉時,順便祭掃。
現今一般的掃墓方式已經較以前簡化,大都以鮮花水果為祭品,上香鞠躬,禮節簡單隆重。丸文食品清明節套組超值組合限量優惠中,拜拜必備清明節祭祖首選,快來選購>>
資料來源- http://www.365fruit.com/contents/research.php?num=8&go=worship&name=forbid&set=06
照片來源- http://s1.djyimg.com/i6/1104031324012404.jpg